天津:把城市建成“文化會客廳”
文化是一座城市的“根”與“魂”。近年來,天津市以“建設富有獨特魅力和創造活力的文化強市”為目標,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,大力實施“文化惠民”工程,讓這座濱海城市的文化味兒愈發濃郁。
高端大氣的大劇院、庄重典雅的博物館、美輪美奐的美術館、現代感十足的圖書館……如今,到文化中心轉上一整天,成了天津百姓接待外地親友的保留節目,他們驕傲地把這裡稱作“文化會客廳”。
自2012年5月文化中心落成,3年多來,歌劇、舞劇、戲曲、音樂會好戲連台﹔主題展覽、科普講座、知識技能培訓接連不斷,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質。
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,讓更多市民走進劇場,天津市於2013年9月出台了《支持高端演出、高端展覽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動專項經費管理暫行辦法》,每年專門撥付1500萬元經費,用於補貼高雅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。當時,天津大劇院正在演出舞劇《天鵝湖》,政策出台后他們申請了專項補助,門票價格平均下降50%,最低票價僅為90元,銷售火爆。“這項政策對於推動高端藝術走近普通市民太重要了!”劇院總經理錢程感慨地說。
今年3月28日,天津市文化部門推出了“文化惠民卡”,首次儲值100元,便可額外享受400元“看戲補助”,消費完500元額度后,還可繼續享受天津市屬11個文藝院團演出門票4至7折優惠。老百姓把這叫作“政府掏錢我看戲”。
政策支持,不僅為高端演出、高端展覽打開了市場,更為公益文化的普及活動鋪就了坦途。各文化場館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免費文化活動:天津圖書館的“海津講壇”、天津博物館的“天博講堂”、天津美術館的“美術講壇”、天津大劇院的導賞會和國際大師課等,吸引了眾多市民。
在把觀眾“請進來”的同時,還要讓文化“走出去”。為此,文化中心陸續開展了“博物館走進中小學”“藝術鑒賞大家談”“數字圖書館深度游”等活動,把文化服務送到家門口、校門口,讓公共文化服務“接地氣”,從而有效提升市民文化生活品質。
9月27日,“天津文化惠民季”拉開帷幕。這項將持續至明年1月底的文化惠民活動共分為演藝、影視、圖書出版、傳統文化等9大板塊。其中,天津市各藝術院團將獻上近百場惠民演出,百元以下的低價票佔到60%,最低票價僅為10元。(2015年10月26日 來源:光明日報)